处理往生的人,那种殡葬我们也是非常的谨慎,就是表示,我们有这份浓厚的感情在里面。但是人死了就是鬼,我们还是觉得不值得,所以我慢慢提升,提升到说你活着的时候,只要你品德修养好,你死了以后不是鬼而是神,曾老想就是这么一个转变而已。人死为鬼,鬼就是规矩,这大家很容易了解,可是我们不甘心你这样子,我们总觉得你应该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可以更提升你的地位。所以人死了,如果那些很值得我们纪念的,对人群社会有很大的贡献的,我们就尊称他为神。
最清楚的案例就是关公,因为关公大家很熟悉的,他实实在在就是个人。他活着的时候,实在讲你是吃尽千辛万苦,没有得到什么享受,可是他死了以后,他不断地提升他的地位。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中国人讲的一句话不争一时争千秋。你从关公的生平跟死后的发展,你应该深深地体会到,人活着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死后的生命反而是很漫长的,所以曾老常常问人家,到底是生前重要还是死后重要,我们也请各位自己去想。生前很短暂,而且世界上有很多局限性,太多的环境,让你没有办法发挥你的理想。但是死后呢,你看关公就好了,一路生生到现在,变成什么变成武圣人了,跟孔子是同的地位啊,孔子是文圣人关公变成武圣人了,地位很高了。而且佛教道教还有儒家,三教九流共同都尊奉他,突破了这个宗教的分别性真是不容易。我们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做关公,没有这个意思,因为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们只是从这里来了解到,我们尊奉神明,其实是期待自己有一天,我有办法跟神明一样的受人家尊重,让人家当做明镜来反省他自己,来提升他的品德修养,这叫做修己安人。所以修己养人,在活的时候啊,就说你好好修养自己,然后很多人都愿意跟你在一起。可是你死了以后呢,那就更不得了,你生前的修己影响到哇后代子孙,那这个贡献更是大的,你看历史上的伟人,我们去看不一定说他都是很成功的,都是赚大钱的啊,都是有富可敌国的,都是住豪宅的,都是衣服穿名牌的,不见得。相反都是些品德很高尚,值得后人学习值得我们仿效,我们为了表示我们的敬仰,就把它塑造成圣。但是这样讲还不足以了解我们中国人真正的用意,我们中国人很坦白讲,我们是非常实际的,当然你用现实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