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强势文化手册 > 第79章 社会变革中的文化适应与引领(6/11)
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同时,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加尔文等宗教改革家对天主教教义与教会制度进行批判与改革,强调因信称义,使宗教更加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需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推动了欧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引领了欧洲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

    522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变革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列强的侵略与西方文化的冲击迫使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适应与变革。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思想,试图在保留传统文化核心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技术,到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时期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与借鉴,再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反思与对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大力倡导,中国文化在不断适应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艰难前行。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运动,打破了文言文对文化传播的限制,使文化更加贴近大众,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引领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53 现代社会变革中的文化适应与引领

    531 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变革

    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等重大变革。在文化领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对传统的突破与创新,追求形式与内容的自主性,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新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的追求。后现代主义文化则更加注重多元性、相对性与解构性,对现代社会的权威、理性等观念进行反思。这些文化思潮不仅影响了西方社会的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也对社会价值观、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引领了西方社会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多元文化主义等方面的变革。

    53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中的文化适应与引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经历了从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在文化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对旧文化的改造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