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68章 林下经济(3/3)
    现代研究证明,在柞蚕场空地上栽植平欧大果榛子,柞蚕可以到榛子树叶上作茧。

    这不仅不影响柞蚕养殖,还能增加蚕场的利用率,创造双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柞蚕场通常光照条件较好,榛子树是喜光植物,

    柞蚕场所提供的光照环境有利于榛子树的生长发育,

    能够满足榛子树进行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的需求。

    柞蚕场的土壤多为山地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一般较好,

    而榛子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能够正常生长,

    且榛子树的根系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与柞蚕场的生态环境相互适配。

    榛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果实可食用,市场前景广阔,

    在柞蚕场种植榛子,能够在不影响柞蚕养殖的基础上,

    额外增加榛子的收入,提高柞蚕场的综合经济效益。

    有利于推动柞蚕场从单一的柞蚕养殖产业向多元化的种养殖产业发展,

    增强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为蚕农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东北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榛子生长,

    比如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有着广袤的山林地带,是榛子的重要产地之一。

    《明孝宗实录》中就有“近贼虏狡黠,不以堪用马匹货卖,特以入市者,惟榛松、貂、鼠、瘦弱牛马而已”的记载。

    这说明在明朝中期,榛子就已成为马市上的常见商品。

    只不过马市上女真人售卖的榛子都是在山林里采集的野生品种。

    不但采集起来不方便,品质也不稳定,所以在马市上属于比较廉价的商品。

    但永明城在柞蚕场里种植榛子,不但大大方便了采集,也能确保榛子在人工照料下,获得较为稳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