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32章 世纪工业化制取三酸的可行性分析(3/4)
取方法,尝试扩大生产规模,

    采用类似的化学反应原理,利用相对简陋的反应容器,在工厂环境中制取盐酸。

    不过,早期的工业生产产量较低,主要用于一些局部的工业需求,

    比如在金属清洗、小规模的化工生产等领域开始有了一定的应用,

    且生产工艺还比较粗糙,对反应条件的控制、产物的收集等环节都不够完善。

    至于更晚出现,且产量更高的方法,李国助就不知道了。

    就算知道,那些方法在17世纪也是用不了的。

    那是需要相当程度的知识和技术积累的。

    何况盐酸在军事领域的用途是三酸之中最小的。

    所以李国助也不想在盐酸上耗费太多精力。

    硝酸的发现也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

    又是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伊本哈扬在干馏硝石的时候,首次制得了硝酸。

    不过这种方法也很难制得浓硝酸,而且产量十分有限,

    只能满足古代炼金术士等进行少量化学实验、简单应用的需求,

    远不能达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产量水平。

    硝酸的工业生产也得等到18世纪。

    当时,人们利用硝石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硝酸。

    这种方法受限于硝石的产量和成本等因素,生产规模仍然不大,

    但比干馏硝石的产量要大得多,可惜仍然难以制成浓硝酸,

    需要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些其他辅助手段来尽量提高硝酸的浓度。

    不过这种方法的产量已经可用于制造火药、炸药,及一些早期的化学试剂等,

    基本能满足当时军事、矿业等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

    19世纪,硝酸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

    在军事方面,硝酸被用于制造更多种类的炸药,

    如雷汞、苦味酸、硝化棉、硝化甘油等都在这一时期被大量生产和应用。

    在工业领域,硝酸开始用于金属的精炼、蚀刻等工艺。

    而这些应用需要的硝酸,依然是用硝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取的。

    综上所述,17世纪是可以工业化制取三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