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37章 优化提纯质量(3/3)
成了严格控制反应原料的质量和用量的目标。

    而且有了前一天的经验,加上近期频繁的化学实验经验,

    他也做到了精细控制反应条件,优化产物分离提纯步骤。

    于是还是在中午,他又得到了第二份大蒜素盐酸盐。

    这份成品的大蒜气味就比较淡,质地也比较均匀,很是令他满意。

    但他很清楚,这还远远不够。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前一天制取大蒜素,后一天制取大蒜素盐酸盐。

    如此循环了整整60天,制得了整整三十份大蒜素盐酸盐。

    如果用曲线来表示这三十份大蒜素盐酸盐的质量的话,

    则这条曲线在前三十天是向右上方延伸,并显得比较陡峭的,

    后三十天虽然还是在向右上方延伸,却显得越来越平滑,越来越接近水平线。

    这说明,越往后,李国助制得的大蒜素盐酸盐的质量就越高,

    但前三十天成品质量的提升是飞跃式的,后三十天的提升幅度就越来越小。

    这当然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说明后三十天的实验成品已经接近极限了。

    当然只是现有实验条件下的极限,如果能有ph试纸和减压蒸馏装置的话,

    他坚信还可以把成品的质量再提升一个台阶,甚至达到现代标准也未尝不可。

    ph试纸自是不必再说,就是为了精确控制大蒜素盐酸盐的酸碱度。

    减压蒸馏装置则是为了提高蒸馏和精炼的质量。

    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

    比如在提纯大蒜素时,作为溶剂的酒精沸点大约是78c,

    而大蒜素在温度达到或超过60c就会分解,从而失去药效。

    所以用常压蒸馏提纯大蒜素,是肯定会形成一些无效杂质的。

    而如果用减压蒸馏装置把酒精的沸点降到60c以下,

    则在蒸馏过程中,就可以避免大蒜素分解产生不必要的杂质,

    从而使提炼出的大蒜素盐酸盐达到更高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