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更深。他明白,若要彻底改变朝堂氛围,让秦国真正焕发生机,不仅要推行仁政,还得慢慢改变母亲的行事作风。于是,他时常找机会与魏雯月谈心,旁敲侧击地讲述历代贤君以仁治国、广纳贤言的故事,希望能感化母亲。
魏雯月起初并未在意,可听多了儿子的劝导,心中也渐渐有所触动。一日,她看着嬴渠梁为秦国殚精竭虑的模样,轻叹一声:“渠梁,娘知道你是为了秦国好,娘也在努力改。只是这朝堂积弊已久,人心难测,娘不得不防啊。”
嬴渠梁握住母亲的手,恳切地:“母亲,儿明白您的苦心,但唯有让大臣们真心信服,他们才会为秦国拼死效力。咱们施仁政,他们感受到温暖,自然会拥护咱们。”
魏雯月微微点头,陷入沉思。此后,她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在朝堂上的态度,不再动辄疾言厉色,而是多听大臣们的意见,偶尔还会给予肯定与鼓励。慢慢地,朝堂上的氛围有了些许松动,大臣们也渐渐放下防备,开始畅所欲言,为秦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母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秦国逐渐走上正轨。农田里,百姓们重新燃起了劳作的热情,期盼着丰收;校场上,士兵们刻苦训练,喊杀声震天。而秦国的未来,也在这一步步的变革中,绽放出希望的曙光,向着未知却充满可能的前路坚定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