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你这话说得就扫兴了。咱们秦国如今积弱已久,正需要商鞅大人这样的能人来力挽狂澜。国君既然信得过他,咱们操这份心做甚?再说了,看他徙木立信这一招,就知道他是个有智谋、有魄力的人,日后定能成就大业。”
嬷嬷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继续低头做自己的针线活。而几位夫人却依旧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商鞅的种种,想象着自家若是能与他沾上关系,往后的日子该是何等荣耀。
在一家酒肆里,几个行商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酒菜,可他们的心思却不在吃喝上。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商人,夹着一筷子菜,却没往嘴里送,而是若有所思地说:“诸位,你们瞧瞧,这商鞅大人一来,秦国可就热闹起来了。先是那徙木立信,让咱老百姓对官府重拾信心,这可是大事啊!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哪个当官的有这等魄力。”
对面一个圆脸商人,喝了一大口酒,抹了抹嘴,大声应和道:“没错!我听说他还要改革户籍制度,让咱这些行商往来做生意更方便,不用再受那些莫名其妙的关卡刁难。要是真能如此,咱这生意可就好做多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兴奋地拍着桌子,酒水都溅了出来。
“不过,”另一个身形消瘦的商人皱着眉头,微微担忧地说,“这变法动静这么大,旧贵族们能善罢甘休?他们在秦国根基深厚,要是联合起来对付商鞅大人,可就麻烦了。”
山羊胡商人听了,放下筷子,胸有成竹地说:“我看呐,商鞅大人既然敢这么大刀阔斧地干,肯定是有备而来。再说了,国君全力支持他,只要他能稳住民心,旧贵族们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咱们就等着看好戏吧,说不定过不了几年,秦国就成了各国中的强国,咱们跟着也能发大财!”
众人纷纷点头,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商鞅变法可能带来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