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多虑了。文化交流向来有益无害。王子若能兼通秦楚两地文化,将来治国也能更加包容开明,这对秦国未来的发展不是更有利吗?&34;
魏舒严肃地说:&34;宫中教育有规有矩,岂能随意更改?况且楚辞多为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之作,言辞激烈,思想复杂,恐非王子这个年纪该接触的。&34;
梓萱也趁机补充:&34;是啊,宫规森严,教子之事非同小可。楚辞中多有怨愤之词,若王子年幼习之,恐怕影响性情。还是按照秦国传统教育为好。&34;
嬴渠梁听了两人的话,开始有些犹豫。他看了看嬿筠,又看了看魏舒和梓萱,最终缓缓道:&34;爱妃的建议很有见地,但王后和梓萱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宫中教育确实有其传统和规矩,不宜贸然更改。&34;
嬿筠知道自己的提议被婉拒了,心中失落,但表面上仍保持着得体的微笑:&34;陛下和夫人考虑周全。臣妾只是一时心急,想为王子的学业尽一份力。若有冒昧之处,请陛下和夫人见谅。&34;
嬴渠梁和蔼地说:&34;爱妃无需自责。你的心意朕领了。疾儿的教育自有安排,爱妃若有好的建议,尽可提出,朕会认真考虑。&34;
魏舒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却故作大度地说:&34;嬿筠妹妹一片赤诚,实在令人感动。王子教育确实重要,我们都是为了王子好。只是规矩不可废,传统不可丢,妹妹明白吗?&34;
嬿筠低头应是:&34;臣妾明白。夫人教诲极是。&34;
梓萱在一旁假意劝慰:&34;姐姐不必介怀。王子的教育本就是王后的职责,我们做妃嫔的,力所能及地辅助便是,不可越俎代庖。&34;
这话表面上是劝解,实则是在强调嬿筠的越位之举。嬿筠心知肚明,却只能强忍怒气,微笑应对。
嬴渠梁见气氛有些尴尬,便转移话题,让樗里疾继续背诵《商君书》。魏舒则一直保持着温和而权威的姿态,细心指导。嬿筠虽坐在一旁,却再无插手的机会,只能默默观望。
学业结束后,嬿筠起身告退。走出学堂,她的面容立刻沉了下来。青萝连忙迎上前:&34;公主,怎么了?&34;
嬿筠低声道:&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