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朝历险记 > 第217章 人无远虑(4/7)
这样,魏国先迁都,秦国再释放人质,至于城池,河西之地归秦,其余可归还魏国。&34;

    双方据理力争,最终张仪说服魏惠王,同意在秦军撤至安邑一线,并释放魏公子卬后,魏国开始筹备迁都事宜。

    魏惠王虽表面答应,但暗中仍不甘心,一面拖延迁都进程,一面暗中联络齐楚,希望获得援助。

    商鞅洞悉魏国意图,决定加大军事压力。秦军在河西地区展开新一轮猛烈攻势,连克数城,进逼大梁外围。

    同时,商鞅派出精锐斥候,监视魏国军队调动和迁都准备情况,发现魏国确实在暗中集结兵力,准备反击。

    商鞅立即调整策略:&34;魏国口是心非,我军当以实际行动促其兑现承诺。&34;

    他命令北路军切断通往大梁的粮道,南路军直逼黄河渡口,控制水路交通。大梁外围,秦军构筑永久性营垒,显示长期驻扎之意。

    大梁城内,粮价飞涨,民心惶惶。朝堂上,主和派声势渐涨:&34;大王,秦军已断我粮道,城中存粮不足两月。若再不迁都,恐生民涂炭。&34;

    魏惠王最终屈服于现实:&34;传令下去,准备迁都。先遣老弱妇孺,后移朝臣军队。新都选在大梁以东的睢阳。&34;

    消息传到秦营,商鞅松了口气,但仍不放松警惕:&34;魏国狡诈,不可尽信。我军当继续施压,确保其确实迁都。&34;

    魏国准备迁都的消息很快传遍诸侯国。各国反应不一,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忧心忡忡。

    齐国派使者前来秦国,表示祝贺,同时试探秦国意图。商鞅接见齐使,态度友好但不失警惕:&34;齐国马陵大捷,已显赫威名。我秦国此举,不过收复故土,立足河西,无意与齐国争锋。&34;

    楚国则暗中联络赵、韩等国,商议共同抗秦。然而,各国见秦军强盛,不敢轻举妄动,多持观望态度。

    一日,商鞅在军帐中接到密报:&34;魏国暗中联络齐楚,欲借助外力反抗我军。&34;

    商鞅沉思片刻,派人星夜赶往咸阳,请求增兵,同时调整军队部署,加强对大梁的包围。

    嬴渠梁收到军报,当即决定:&34;调集十万精锐,增援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