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臣佩服至深。&34;他沉思片刻,&34;臣以为,可从三方面着手巩固君权,确保变法不变:一,完善法制,使国家运行有法可依,减少人为干扰。&34;
&34;二,健全中央机构,强化君主对军政大权的直接控制,防止权力旁落。&34;
&34;三,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继承制度,确保政权平稳过渡,避免变法成果付之东流。&34;
嬴渠梁眼中精光闪烁:&34;好!立刻着手实施!&34;
不久,《秦律》编纂完成,将变法以来的法令规章系统化,使国家治理有法可依;中央机构调整到位,废除冗员,提高效率;继承制度也正式确立:太子由君主指定,继位后必须遵循前任政策方针,确保国家发展的连续性。
这些举措大大减少了权力交替时的不确定性,为秦国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嬴渠梁终于安心,相信即使他不在了,秦国也将沿着变法之路继续前进。
军政皆稳的同时,嬴渠梁并未忘记治国的根本在于民生。一个秋收季节,他微服私访,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生活状况。
回宫后,他立即召见商鞅,忧心忡忡地说:&34;武安君,朕刚从民间回来,看到虽然变法使国强兵强,但百姓生活仍有诸多艰难。若民不聊生,再强大的国家也是空中楼阁啊!&34;
商鞅深为感动:&34;陛下心系百姓,臣肃然起敬。臣以为,改善民生当从三方面着手:继续鼓励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丰收;兴修水利,防范旱涝灾害;建立常平仓制度,丰年储粮,荒年平价,稳定粮价。&34;
嬴渠梁点头赞许,又沉思片刻:&34;武安君所言甚是,但朕还想更进一步。&34;他目光炯炯,&34;在全国范围内推广&39;养老制&39;,让年老体弱者得到基本照顾,彰显我秦国仁政。&34;
商鞅为之动容:&34;陛下仁心仁德,天下百姓之福也!&34;
民生政策迅速展开。全国各地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水渠纵横交错,灌溉良田;常平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有效平抑了粮价波动;养老制的推行,更是让老弱者得到了基本保障,赢得了无数百姓的赞誉。
一位老农激动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