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商鞅!\"
商鞅面色冷峻:\"擅点狼烟,欺骗朝廷,罪当诛!缴械投降,尚可留你等全尸!\"
刺客们面面相觑,随即一拥而上。商鞅早有防备,一个闪身避开锋芒,同时大喝一声:\"动手!\"
预先埋伏好的秦军骑兵一拥而上,与刺客们战作一团。刺客虽然精于暗杀,但面对训练有素的秦军精锐,很快落入下风。
突然,首领刺客挟持了一名秦军士兵,厉声道:\"武安君,放我等离开,否则杀了他!\"
商鞅面不改色:\"我秦军士兵,宁死不屈。你杀了他,更无活路!\"
被挟持的士兵听闻此言,趁刺客稍一分神,猛然后仰,撞向刺客下巴。刺客吃痛松手,秦军趁机擒获了他。
战斗很快结束,刺客们被尽数擒获。为首者被押到商鞅面前,商鞅冷冷道:\"说,谁派你来的?\"
刺客咬牙不语。商鞅也不逼问,转头吩咐道:\"传我军令,即刻在此点燃真正的狼烟,召集附近各部!同时,将这些刺客绑在烽火台上,让他们尝尝烈火的滋味!\"
士兵领命,迅速将干柴堆积,点燃了真正的警报烽火。浓烟滚滚而上,在夜空中格外醒目。
与此同时,城外埋伏的敌军见到再次升起的烽火,主将惊惶失措:\"不好,计划已败露!秦军必有准备,速速撤退!\"
敌军匆忙撤离,却因慌乱而队形大乱。商鞅派出的斥候早已发现他们的行踪,周围的秦军据点迅速反应,派出骑兵追击,敌军损失惨重,狼狈而逃。
烽火台上,刺客们被绑在木柱上,烈火熊熊燃烧。他们很快化为焦炭,被插在烽火台周围的木杆上,作为警示。
商鞅亲自返回咸阳,向嬴渠梁复命:\"陛下,事情已了。果如臣所料,敌人欲以假烽火引我军出城,伺机偷袭。\"
嬴渠梁面色凝重:\"若非武安君洞察先机,后果不堪设想。\"他沉思片刻,\"这次事件提醒我们,烽火台系统虽好,但也有弱点。若被敌人控制,反成祸患。\"
商鞅点头认同:\"陛下明见。臣已有应对之策:一,加强烽火台守卫,非特殊情况不得轻易换防;二,制定严格的烽火传递规程,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