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绵绵,魏国都城大梁,宫殿深处回荡着魏王愤怒的咆哮。
&34;三次!三次进攻秦国,三次惨败而归!&34;魏王将手中竹简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34;秦国日益强大,若再不遏制,他日必成心腹大患!&34;
大殿内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言。良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缓步上前,拱手道:&34;大王息怒。秦国确实强盛,但并非无懈可击。臣以为,单凭我国之力难以抗衡,何不联合他国,共同对付秦国?&34;
魏王目光一亮:&34;爱卿所言极是。但诸侯各怀心思,谁肯与我魏国联手?&34;
老臣胸有成竹:&34;赵国!赵国与秦接壤,同样忌惮秦国崛起。若能说服赵王,联手伐秦,胜算大增。&34;
魏王沉思片刻,拍案决断:&34;好!即刻派使臣前往赵国,说服赵王联手伐秦!&34;
数日后,魏国使团抵达赵国都城邯郸。赵王设宴款待,席间,魏使进言:&34;秦国日益强大,咄咄逼人,已成诸侯心腹大患。我王有意联合贵国,共同制秦,不知赵王意下如何?&34;
赵王抚须沉思,问道:&34;魏国有何良策?&34;
魏使道:&34;我王拟集结十万大军,与贵国军队同时出击,两线夹击秦国。秦国虽强,但应对两线作战,必然疲于奔命。一旦得手,贵国可收回被秦占领的土地,我国则可重获河西之地。&34;
赵王眼中精光闪烁:&34;两国联手,确实是牵制秦国的良策。&34;他稍作沉思,点头道:&34;好!赵国愿与魏国联手,共伐秦国!&34;
消息传到咸阳,嬴渠梁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大殿内,将领们神情凝重。
&34;陛下,据探子回报,魏赵联军已开始调兵遣将,预计一月内便会发动进攻。&34;一名将领沉声道。
嬴渠梁面色沉静:&34;魏赵联手,确实令人忧虑。但我军已非昔日之秦,岂惧联军来犯?&34;他环视众将,&34;诸位爱卿,有何良策?&34;
大殿内议论纷纷,众说纷纭。有主张固守待援者,有主张先发制人者,一时间难以决断。
这时,一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