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秦国有统一天下之志,而你们,将是实现这一宏愿的中坚力量!\"
学员们听得热血沸腾,齐声高呼:\"为秦国效力,死而无悔!\"
教学正式开始。每日晨曦初现,学员们便开始晨练;白天研习兵法、演练战术;夜晚则研读历史、探讨策略。嬴虔几乎每日都会亲临学堂,亲自授课。
一日,嬴虔正在讲解骑兵战术:\"骑兵作战,速度为先,灵活为要。记住,骑兵不是用来硬碰硬的,而是要利用机动性,找到敌军弱点,实施突袭。\"
他在沙盘上演示:\"看这里,如果敌军是这样排列,我军骑兵应该从哪个方向突击?\"
一名叫赵亭的学员站起来:\"禀太子,应从敌军侧翼突击,切断其补给线!\"
嬴虔赞许地点头:\"不错!侧翼往往防守薄弱,且一旦突破,可直插敌军后方。\"
另一名学员王离则提出不同见解:\"太子,我认为应先佯攻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再从侧翼突袭,效果会更好。\"
嬴虔眼前一亮:\"王离说得极是!兵法贵在虚实结合,调动敌军,乘虚而入。很好,这正是我想教给你们的。\"
课堂上,嬴虔不仅传授战术技巧,还分享亲身经历:\"记得在与魏赵联军作战时,我军骑兵正是利用敌军协调不畅的弱点,实施了穿插迂回。战场上,观察和判断比勇猛更重要。\"
除了嬴虔,商鞅和其他秦国名将也会定期来学堂授课。商鞅尤其注重战略思维的培养:\"作战不仅是一时一地的较量,更是国力、谋略、人心的较量。你们必须学会从全局考虑问题。\"
武胜学堂很快声名远播,各国纷纷派人打探。有人回报魏王:\"秦国太子亲自教授兵法,培养大批军事人才,不出十年,必成气候!\"
魏王闻讯,忧心忡忡:\"秦国果然谋划长远!此举若成,秦军将更加难以对付。\"
与此同时,咸阳宫内,嬴渠梁正与商鞅商讨下一步军事行动。
\"武安君,魏国近来可有异动?\"嬴渠梁问道。
商鞅回答:\"陛下,我军上次大胜后,魏国元气大伤,正在积极备战,意图阻止我军进一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