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战局,发现魏军火力集中在正面,立刻调整战术:\"主力佯攻正面,吸引敌军注意;精锐从东南角突破!\"
这正是武胜学堂教授的战术。负责东南角的队伍中,有一名叫李信的学员,他迅速组织士兵,利用掩体前进,躲避箭雨,成功接近城墙。
\"架起云梯!\"李信大喊,亲自带头攀登。
在他的带领下,秦军很快突破了东南角防线,杀入城内。其他方向的秦军见状,士气大振,奋勇攻城。魏军腹背受敌,节节败退。
经过一天激战,固阳城终于落入秦军之手。商鞅立刻派人向嬴渠梁报捷,并表扬了武胜学堂学员的出色表现。
另一方面,嬴渠梁率领大军已抵达安邑城下。安邑作为魏国旧都,防御极为坚固,守军众多,攻城难度远大于固阳。
嬴渠梁亲自侦察后,决定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切断安邑所有补给线,困住守军,待其粮尽援绝,不战自降!\"
秦军依令在安邑周围构筑营垒,严密监视城内动静,同时派出骑兵,截断所有通往安邑的道路。
魏王得知固阳失守,安邑被围,不禁大惊失色。他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固阳已失,安邑危在旦夕。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解围?\"
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大王,秦军势大,短期内难以正面对抗。臣建议派使者求和,暂时求得喘息之机。\"
魏王无奈接受了这一建议,立即派使者前往秦营,提出停战议和。
使者到达秦营,向嬴渠梁转达了魏王的和议:\"魏王愿割让固阳以及周边十座城池,请秦王撤军。\"
嬴渠梁与众将商议后,断然拒绝:\"告诉魏王,除非割让安邑和固阳两地,否则免谈!\"
使者惶恐而返,向魏王报告了秦王的条件。
魏王闻言,几乎晕厥:\"安邑乃我国旧都,地位尊崇,若割让,我魏国颜面何存?\"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安邑城内粮草日渐匮乏,守军和百姓开始挨饿。城内怨声载道,守军士气低落。
一个月后,安邑守将实在支撑不住,派人向魏王求援:\"城内粮草所剩无几,再不解围,必将陷落!\"
魏王尝试集结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