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年兑现完。
这三年内,我每年都要投不少于 800 万华夏币。
三年后你要是想走,我一次性用 240 万华夏币把你的股权收回来。”
听到杨帆的话,陈义杰惊讶得合不拢嘴。
“这条件很诱人,但咱们好像并不熟,你也不了解我的能力。
而且我现在就是个失败者,我自己都没信心能接受你这么大的手笔。”
米国十大高校毕业的人,技术水平那肯定没得说。
至于搞运营,那确实不了解,不过他现在需要的恰巧是需要懂技术的。
特别是华夏人,能考上这种名校的,不是智商最顶尖的,那家里也是有矿的。
不管从哪方面看,对杨帆来说都不亏。
“在遇到你之前,视频网站在我脑子里就是个大概的样子。
遇到你之后,我决定提前把它搞出来,公司还没注册呢,你可以当联合创始人。
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比起老美那高工资,有自己的事业才有更美好的未来嘛。”
陈义杰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再抬头时问了一句:
“你每次注资的时候,我能跟着投点吗?不算在那 10里面。”
“不超过 20就行,三年内对你都有效,不过只能用你自己的钱,你这件破公司我也可以给你折算点钱。”
杨帆也不拖拉,这二十一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
陈义杰站起身来,向杨帆伸出手,说道: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接着,两人就在陈义杰的办公室里,用标准的合同模板一条一条地商量着修改。
不一会儿,一份初步的合伙人合同就写好了。
双方签完字后,杨帆带着陈义杰去了一帆传媒。
“咱们居然是邻居?”
陈义杰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每年八百万,连续投三年的大老板的公司,竟然会在高新技术孵化楼里办公?
“我的钱是我的钱,公司的钱是公司的钱,这可不能混为一谈。
公司的发展壮大得靠自身造血,可不能光靠投资人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