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说这玉辟邪不能丢,说是杨贵妃在莲花池里泡着的,在唐明皇的明堂供着的,原来只是女皇帝一个人明堂用的!
“——哎,老板,你刚才说市场还有,带这花纹带香味的玉辟邪,有见到吗?
“我家祖上说的,说明堂里供着一对儿,都是莲花纹的。
叫我多多留意,如果能凑成一对,就有大功德……”
两周前买了关西斋玉辟邪的顾客,闪过孟之云和鉴定师的脑海,暗呼这胡须男扯淡,难不成买主探到他也有玉辟邪,出过高价?
这明堂供奉的玉辟邪,要能凑成一对,那是何等至宝啊!
买关西斋玉辟邪的主不懂古玩,送礼时间没到,肯定还留手里,那玉辟邪要能加价赎回来,那就重宝变国宝了!
想到这一节,孟之云干咳一声道:
“君子不夺人所爱,但我家小孩刚出生,总是哭闹,算命先生说,要有安神的玉辟邪镇宅,才能让小孩安心。
不如你成全了我,价格你开。”
胡须男却连连摇头道:
“我小孩胡闹拿出来卖,家传的东西,哪能随便出卖。”
鉴定师再三要求,胡须男就是不从。
孟之云彬彬有礼道:
“你找到我店前,也算缘分,咱们不谈买卖,到店里坐坐,总可以吧?”
胡须男无奈,只得答应。
孟之云借看护的名义,趁机挥手,招呼两个工作人员,把香玉辟邪先抬进店里。
朝胡须男做了个请的姿势。
胡须男扯着不知所措的少年,随孟之云穿过迎宾楼大厅,进了关西斋店内。
孟之云引着胡须男,一样一样看自己店内宝贝。
不过这胡须男显然是个文盲,不懂其中奥妙,连标价和名称也不瞧一眼,评价就一个标准——大的就好,小的就不好。
孟之云无论指着哪件,胡须男就四个字:
“挺好,挺大。”
孟之云原本还以为,自己的古玩水平,有待提高,对胡须男这门外汉解说了一阵,反而找到了极大的自信——原来自己称得上天赋异禀,学富五车!
谈了一阵,孟之云觉得火候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