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 > 第七十六章 朱允熥:皇爷爷?朕的皇爷爷不是驾崩了吗?(4/9)
 在他的眼里,没有对这些官员的怜悯,没有对官场传统的妥协,只有对大明未来的坚定规划。

    郭桓案更是震动全国,从朝廷到地方,无数官员被卷入其中。

    朱元璋以铁血手段查处贪污,哪怕是面对巨大的阻力,他也没有丝毫退缩。

    他的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让大明官场出现了断层,官员数量锐减,政务的处理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但从长远来看,却给大明官场带来了一股清正廉洁的风气。

    朱允熥深知,这样一个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顾官场稳定、不顾众多人反对的皇爷爷,在选择皇位继承人这件事情上,必然也是以大明的长远利益为考量。

    朱允炆还以为皇爷爷会因为亲情而无条件地支持他,实在是太过天真。

    赵谦就这样静静地站在下方听着,沉默不语。

    他对陛下所说的话深以为然。

    想当初,他初入宫廷之时,还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

    那时候的他,看待周围的人和事都只是浮于表面。

    对于宫廷中的权谋争斗、帝王心思,只能看到眼前模糊的景象,很多事情都觉得难以理解。

    可是,这么多年跟在陛下身旁,他目睹了陛下的睿智决策。

    每一次陛下的深谋远虑,都不断地拓宽他的视野,加深他的认知。

    曾经对官员之间的微妙关系感到迷茫,现在他却能一眼看穿其中的利益纠葛和权力制衡。

    在陛下的影响下,他的心性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曾经的他或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惊慌失措,如今面对复杂的局势,他能够保持镇定。

    就像在面对朱允炆等人的反应时,他只是冷静地传达陛下的旨意,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的见识在岁月的积累和陛下的熏陶下不断增长。

    他不再是那个只看到眼前利益和表象的赵谦,而是能够洞悉人心、理解帝王权衡之术的得力之人。

    他深知陛下对先帝的剖析是无比正确的。

    这不仅仅是基于陛下的聪慧,更是因为陛下站在统治大明的高度去看待这些事情。

    而他,有幸能够站在陛下的身边,一同见证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