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朱允熥要做的是让这些倭国人,永远的活在恐惧之中(3/9)
当百姓们得知朝廷这一系列抚恤伤亡将士与强军的举措后,整个大明瞬间沸腾起来。
在金陵城的街头巷尾,人们纷纷围聚在告示前,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
老人们捋着胡须,不住地点头称赞:“陛下圣明啊!如此厚待这些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士,大明何愁不兴!”
年轻的后生们更是热血沸腾,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一位年轻的书生模样的人,握紧拳头说道:“朝廷如此看重将士,对牺牲和受伤的英雄们照顾得这般周全,我们怎能不响应号召,为大明效力!”
在江南的水乡小镇,消息传来,茶馆里的人们也在热烈讨论着。
一位渔夫放下手中的茶杯,感慨道:“以前就听闻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如今看到朝廷对他们的抚恤,心里真是暖乎乎的。”
“要是我再年轻几岁,定要去投军!”
一旁的年轻渔夫立刻接话:“爹,我去!有这样的好政策,我去当兵,您和娘也不用担心我以后的日子。”
周围的人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整个茶馆里洋溢着对朝廷的赞誉和对投军的热情。
在北方的城镇,百姓们同样深受触动。
集市上,一位铁匠拍着胸脯说:“咱虽不能上战场杀敌,但咱能把兵器打得更锋利,给投军的后生们多一份保障。”
而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更是成群结队地前往征兵处。
征兵处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一位负责征兵的官员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却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他大声喊道:“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登记!”
只见年轻人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前,眼中满是坚定和期待,纷纷表示要像那些英勇的将士一样,为大明的安宁和荣耀而战。
这股投军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地的征兵处都被踊跃报名的年轻人挤得水泄不通。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身份,但此刻都怀揣着同样的报国之心。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百姓们看到了朝廷对将士的关怀。
更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为大明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