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到军校建设中。
工地的建设氛围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建设进度也明显加快。
朱允熥看着这一切,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相信,通过这次经历,官员们会更加理解百姓,更加用心地为大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
金陵城外那座静谧的小村庄里,朱元璋正坐在院子里,静静地听着手下人汇报金陵城内的消息。
当听到朱允熥不仅下旨让官员们参加军校建设,自己还主动前往工地干活时,他原本平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不错,就应该这么干。”
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赞赏。
他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朱允熥此举的认可。
“不让那些官员吃点苦,那些官员迟早忘了来时的路。”
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回忆着自己早年创业时的艰辛。
朱元璋想起自己从一个放牛娃、小和尚,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才打下了大明的江山。
在那个过程中,他深知百姓的疾苦,也明白官员的责任重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官员开始贪图享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这让他十分担忧。
如今,看到朱允熥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朱元璋感到十分欣慰。
他知道,让官员们参与到实际的建设工作中,不仅可以让他们亲身体会到百姓的艰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务实精神。
“允熥这孩子,倒是有些远见。”
朱元璋自言自语道,眼神中充满了对朱允熥的期待。
他希望朱允熥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务实的作风,带领大明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他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朱允熥能够顺利地完成军校的建设,为大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让大明的江山永固。
……
与此同时,在大明的北面边疆,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黄沙漫天,风声呼啸。
徐辉祖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身披铠甲。
自从上次亲手斩杀北元大汗之后,他便率领着麾下的精锐之师,对整个北面草原展开了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