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路的贪官和朱元璋鱼死网破。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有些多虑。这帮文臣,哪里是朱元璋的对手,咱老朱好歹也是武将出身。
然后一个锦衣卫捧着手里的册子,开始宣读。
“经调查,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与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偕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还有胡益、王道亨等,都是同谋。他们所犯罪行如下:一,私吞太平府、镇江府等府的赋税。二,吞浙西的秋粮。三,征收赋税时,巧立名目。四,勾结豪绅地主,倒卖国库存粮,抬高粮价!”
随后,一个瘦小的锦衣卫站了出来,接着念道。
“据粗略估算,国库中被贪污的银两高达百万两,被吞没和倒卖的粮食,起码有千万石!”
这个数字一出口,几乎所有人的心都停止了跳动。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几乎能顶得上江南一个省,四年的赋税!
随后,又有一个锦衣卫站出来,念起了涉案官员的名单。坦白说,一些涉案官员一开始还抱有侥幸心理。毕竟他们只是为郭桓等人大开方便之门,但是现实中并无交集,甚至连分赃都是格外隐蔽,都是通过民间富商。但是锦衣卫之所以能被称为第一情报组织,肯定是有道理的。几乎所有和此案有关的人,都被揪了出来。他们念的涉案官员名单,此时就好像死神的名单。不只是六部官员,还有各省官员都有勾结,甚至连掺和其中的民间地主富户,也被记录在册。
直到这时候,这些贪官才明白,朱元璋只是老了,并不是糊涂了。国家大事他虽然开始不怎么过问,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放松了警惕。暮年苍龙,依然是龙。
“都念完了?”朱元璋问道。
“启禀皇上,锦衣卫初步调查的结果就是这样,还有很多事项都需要额外查验。”
朱元璋点了点头,锦衣卫在暗地里,还能调查到这些实属不易。接下来就需要正面挖掘着蛛丝马迹了,而他的信条,就是宁可错杀三千,却绝不放过一个!
“锦衣卫接着去调查吧!把这些涉案官员都关进诏狱!让审刑司的吴庸严加审讯,把锦衣卫的酷刑都用上!咱就不信,这帮人的嘴有那么严!剩下的人可以走了!退朝!”
一场满是风雨的早朝终于结束了,终于,整个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