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终不负,凌云志 > 第22章 风没名字(3/4)
 这里汇聚了来自四海八荒的智者与巧匠,他们怀揣着对天地造物的敬畏之心,以及探求万物运转规律的不懈热情。

    共同致力于研究天文、地理、机械制造、建筑、医学等多个领域的技艺。

    如果说大武还有什么地方,对于章法卫上门查水表,是一点都不带怕的。

    当之无愧还是天工院。

    天工院创建之初源于京华帝,她深知国之强大离不开科技与工艺的进步。

    于是在京华元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罗能工巧匠,建立一所院,专门培养技术人才。

    这一点在京华二年建立晓仲达三学上得以完善。

    晓学之后是仲学,仲学之后是达学。

    而达学之后,能走的路就有很多了。

    入朝为官只是其一。

    后来,十多年过去,天工院逐渐发展为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机构。

    不仅传授实用技能,还鼓励创新思维,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管算心下不由得对京华帝又生了几分敬佩。

    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前辈,这位帝王的行事,在历史上也是少有。

    能超越她的……

    或许,也就只有日后,那位靠着不要……咳……

    靠着开拓版图出名的轩和帝吧……

    天知道,这位帝王是怎么得到内外反差那么大的评价的。

    但不论怎么说,天工院,是古人智慧与勤劳的见证。

    也是后来千百年的时间里,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不仅代表了大武在工程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在这之前的先辈们,勇于探索未知、不断突破极限的精神。

    即使是在日后的时代,天工院的理念与贡献。

    也依旧激励着后人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追求更高境界的知识与技术革新。

    管算把思绪收回来,准备接着问些什么。

    却听见冉玉开了口。

    “总之,天工院就先聊到这里。”

    听到这话,管算也捏起一块栀子花酥嚼吧嚼吧,认真倾听冉玉接下来的话。

    而冉玉伸出手指,在桌面上划过来划过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