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在身边跟着,莱凌霄放学以后完全能够照顾的过来。
胡清雅辛苦点,也就周末的时候多坐两趟车。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见人、再见人。
莱爷爷的人脉,莱爸家属院的战友伯伯们。还有刘姥爷带着认识的刘家人。
刘家除了小姥爷,最大的舅舅也只比刘姥爷小了几岁。
现在在京市医院的中医科做个普通的坐诊大夫。是刘家混的最好的。
见了胡清雅,几个舅舅先是一番考校。见她的确有真本事,才带着她去了京市的几个药房。
“这些都是早年祖上留下来的。后来都变成公私合营的了,你的几个舅舅分别在几个药房里面做药房先生。
前不久上面又把经营权给了咱们家。你舅舅们都是抓药看诊的,也不懂经营啊,这药房眼看着就要亏损。”大舅舅一脸遗憾。要不是自家人心不齐,不懂经营,他们也不会想着转让。
“我听说,表哥们有做采购的,也有做销售的。”胡清雅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提了一下。
“他们能力是有,就是对医药行业不感兴趣。你几个舅母也觉得铁饭碗更有保障。”说到这里,刘大舅有些羞愧。
他们底下这一辈,都宁愿做别的,也不愿再跟医药打交道。
那几年,他父亲、几个叔叔都被下了牛棚。除了小叔叔底子好,囫囵个的回来了。其他人都陆陆续续的没了。
小辈们那会都不大,知道做这个不好,一个个都避着医书。大了也都选了其他的路。
他要不是除了看病不会别的,也是不愿意再做医生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既然如此,胡清雅也认真的打量起几家药房。
前边都是国家经营的,药房的账目都很清晰。进货渠道也都有明确的标注。
后面两个月,应该是换人经营的原因,账目记得乱七八糟。胡清雅发现很多国有的药厂都对他们关闭了。
刘大舅扯扯唇角“咱们每家的进货量少,他们都不愿意卖给私人。”
“不是有好几家药房么?”
一次进货量也不少了。
“都是你几个舅舅分开经营的,账目都没统一。”刘大舅也知道他们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