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胡清雅本身也没打算采山货,现在有人送了许多,也算皆大欢喜。
村长媳妇脸上也洋溢着笑容。她们家加上在山里捡的山货,勉勉强强的也够吃了,不至于饿肚子。
这天过后到胡清雅的小作坊做工的人就更多了。
胡清雅来者不拒,把作坊的几个厂房都打开,让她们按照自己所擅长的到工序做工。
轰隆隆一阵秋雷响过,作坊做工的大姑娘到老婆婆都跑到了院子里,一点儿也没有雷声震耳的可怕。
大丫也从自己办公的地方出来,首先就劝她奶奶道“奶奶,看这情况等下要下雨,你派个人回家看看要不要收拾东西,其他婶婶就都回去做工吧。”
村长媳妇眼睛撒了眼身后,明白大丫的意思,吩咐大丫娘去家里把鸡赶到鸡圈里,院里晾晒的衣服也都收起来。门窗关好,顺便带几件雨具回来就可以了。
其他老人也有样学样,让家里的大儿媳全权代表,其他人都回去干活去。
大丫那笔杆子硬着呢,差一分钟都不给她们算够时辰。不看村长媳妇这个当奶奶的都很听话吗?
当老大媳妇的就吃亏一点,下午多做一会就赶上了。
雷声过后不足半个时辰,一场秋雨如约而至。
雨下的又大又急,一会儿就把地面打的湿漉漉的。打在屋檐上,滴滴答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演奏出一首首错落有致的乐章。
胡清雅推开窗户看着眼前的景致,提了几个月的心这才算放了下来。有了这么一场秋雨,今年无论如何也能过下去了。
她这会儿又开始替远在西北的褚榛担心。这场雨也不知下没下到西北,也不知西北的情况如何了。
草原鞑子们有没有踏破铁骑抢夺百姓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
“主子,秋雨寒凉,还是不要开窗了吧?”绣珍轻柔的把窗户关上。又细心的给她披了一件披风。
胡清雅把披风拢了拢,指尖有些冰,她连忙缩进袖笼里。
这场迟来的秋雨一直下了三天才停歇。
由一开始的疾风骤雨到后面的斜风细雨。然后渐渐收声直至不见。
放了三天假的小作坊也重新开门,胡清雅一个人去了存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