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便劝说她们前往前面的大殿尽情欢庆,自己着实不喜欢这般热闹喧嚣的场合。
宫中侍女对清灵不赴宴会一事颇有微词,叽叽喳喳地议论不休。清灵愈发烦闷,在这宫中居住,四处皆是言语上的旁敲侧击、勾心斗角的烦心事,实在令人心生厌倦。
吴王宫中,醋味弥漫,清灵只觉浑身不自在,便在半月后摆驾巡游太平郡,去视察灶神信仰传播之事了。
虽说此次降福未获天庭正式封敕神职,然星光已入神印符文,自是有天命感应。凡间君王吴昊也下旨封敕神灵,那灶王爷好歹也算个祀神,先传播信仰,再等候天庭封敕便是,料想青牛老祖亦是此般心思。
太华宗派遣的八位寿元将尽的筑基修士,正忙得不可开交。他们面色凝重,操控着灶神画像烙印模具,在百木之上精心烙印神像。只见那神像木牌仅有巴掌大小,烙印的画像却栩栩如生。当官者恭恭敬敬地请檀木神像归家,每个灶台皆挂一个;军士们则请梧桐木神像;江湖人士将桃木神像木牌随身携带,烧火做饭时便拿出来,口中念念有词,以求保佑平安。百姓们不拘何种普通木料,烙印的数量亦是最多。
家中有耕牛穿鼻环者,家主人会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沾点牛鼻血,轻点在灶王爷牛角盔之上。无牛的家庭,便匆匆前往村长家里去借。那些已然穿了鼻环的耕牛,又遭一番折腾,被牛氓叮咬之处,还会被人挤出几滴血来,耕牛 “哞哞” 低叫,似在抗议,可人们哪会理会,只一心想着灶王爷之事。
吴王借发放灶王爷神牌之举,竟意外地让朝廷基本完成了户籍统计,此等惊喜,实乃意料之外。
百姓众人本以为请来的是位神通广大的神灵,可村长却道:“这灶王爷只会拿着小本本记录大家在家中的言论。劝大家口下留德,莫要吵架,家庭和睦,莫在背后说人坏话,更莫在家里密谋坏事,否则会被灶王爷报给上神,降下灾殃。”
百姓们听闻,先是低声抱怨,有人撇撇嘴道:“这算什么神灵,屁本事没有,还天天看着自家人吃饭。”
可一想到灶王爷的小本本,顿时噤若寒蝉,心中寻思:谁家若不去领灶王爷牌位,定是在家中不干好事,需得小心提防。于是乎,乡里乡亲相互监督,皆去领了牌位请回家。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