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往往我们是很自负的。
我们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我们的大脑还企图忽视和掩盖这些局限性,即使经历了正常教育,人依然很容易陷人思维的自负中,这种思维自负和公正是不兼容的,因为如果人们对自己判断的事情过分自信,就很难作出公正的判断,偏偏人类的天性就是会很快作出判断,并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
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本身也是对天性的克服。
然而,这还不是最难办的,对一件事情有着良好的判断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只要我们能够从各个方面的分析和取证中塑造恰当的评估标准,我们就有可能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虽然这一点恰恰很难做到,但只要我们愿意付诸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严禁求真的思维方式,一个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思考者,要能提出关键问题,指出问题所在,并清楚准确的将问题表达出来。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问题的质量决定思维的质量,肤浅的问题会让人的思维变得肤浅,而深刻的问题也会让人的额思维变得深刻。
思考是个技术活,人们不是一生下来就具备清晰和富有逻辑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能获得,头脑未受过训练的人不可能具备它,就好像没有学习过、练习过的人无法变成优秀的木匠、高尔夫球手或者钢琴家一样。
然而,在当今时代大多数人却有着思考是一件根本不需要什么技巧的事的认知,他们认为思考轻而易举,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人类认识自身局限有多难,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正是因为对权威充满怀疑开始强调批判和理性被定义成异端而导致杀身之祸。
更为难办的是,要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件难如登天的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难于上蜀道,尤其是在大众传媒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批判性思维显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尽管现代性祛魅让权威有了一定程度的坍塌,但媒介在很大程度上裹挟甚至垄断了信息,让很多放弃了思考。
人们不是不自觉的寻找心目中的“偶像”,就是物色新的盲从对象,当下人们接触信息变得异常容易,每日都被海量信息所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