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
温玉霞让刻板师傅在刻板四周钉上小木条,小木条的高度恰好是字的高度,然后在一个个小豆腐块上刻字,
刻的字正是明早报纸上的内容,温玉霞将刻好的字一个个的放在木板上,笑道:“这样,字模就能反复使用了,”
接下来,温玉霞还告诉张瑾轩多做一些钉有木条的木板,将所有字模按笔画或者字的偏旁有顺序的存放,使用时寻找起来方便,
张瑾轩平时也喜欢雕刻些小物件,看着雕刻师傅一个字一个字的用心刻划,他突然来了兴致,拿着刀具加入了雕刻的行列,
温玉霞没有多留,将她知道的都告诉张瑾轩等人之后,转身离开了云意楼,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在街边乞讨的小乞丐,温玉霞心里又产生了别的想法。
随着时间推移,报纸越来越受欢迎,除了西游记仍旧是温玉霞供稿,其他事情基本不用她操心,
温玉霞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刊登在报纸上,一个月之后,看报已经成了京城百姓饭后茶余的一种消遣方式。
牙行、点心铺子、胭脂铺子还有温玉霞家的酒香四溢都愿意给一笔广告费,在报纸上继续刊登各种信息,
除此之外,有不少商铺看到在报上刊登信息的几家铺子生意比之前好很多,纷纷跟风,去云意楼问询刊登自家店铺信息所需费用。
“慕华还是你有办法,广告费足够支付印刷报纸的费用,百姓们支付的买报钱还可做为盈利”,
张瑾轩继续开口说道:“我打算换个地点卖报,伙计早上顾得了卖报就顾不了店里的生意,”
想起了街边的小乞丐,温玉霞淡笑着开了口:“报摊可以是流动的……”她建议张瑾轩招收一些小乞丐做报童,让他们每天早上背着报纸沿街叫卖,
张瑾轩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个办法不错,省了租店与请人工的费用,小乞丐们没有固定的薪酬,卖了报纸才有工钱拿,
\"报纸上还可以开辟一个板块,《慈善堂》,号召城里的百姓捐赠旧物,”温玉霞想一出是一出,又给张瑾轩出了个主意,
张瑾轩略作思考后便点头同意了她的建议,报纸上新增慈善板块,呼吁大家捐赠旧衣物旧棉被,能让小乞丐们穿暖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