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24章 储君之争(下)(1/4)
    "齐先生?"

    望着眼前满脸坚毅之色的文官,皇长孙朱允炆赶忙自案牍后起身,激动的声音中满是惊喜。

    "臣齐泰,见过殿下"

    掸了掸身上有些褶皱的官袍,官至兵部主事的齐泰躬身跪倒在地,朝着迎面而来的朱允炆行礼。

    "先生快快请起。"

    相比较身份清贵,但手中并无太多实权的黄子澄,朱允炆在面对齐泰的时候,态度似乎更为殷切,不仅亲自将其搀起,还等到齐泰落座之后,方才回到了案牍后。

    "齐大人,刚刚您说的?"

    微微躬身,点头打过招呼之后,心中惊疑不定的黄子澄便是率先打破了殿中的沉默,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死死盯着官至兵部主事的齐泰。

    刚刚在奉天殿的时候,他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朱元璋的诏令之上,倒是没有留意"倾巢而出"的淮西勋贵和宗室诸王。

    "殿下,黄大人,"提及正事,齐泰脸上的神色也是凝重了不少,随手将仍在冒着热气的香茗搁置在一旁,转而禀报道:"下官已然打探过了"

    "这几日,陛下均曾出宫前往诏狱探视燕王殿下。"

    "今日朝会种种,极有可能出自燕王之手"

    此话一出,殿中几人尽皆愕然,目光中夹杂着溢于言表的惊疑和凝重,而皇长孙朱允炆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直觉一股压力扑面而来。

    前几日,在他的父亲病逝之后,他的皇祖父曾在东阁门召集众臣,商讨议立太子之事,并当众说出了:"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的言论。

    因为涉及皇权更迭,朝中重臣皆是不敢多言,而作为他父亲死忠的黄子澄,齐泰等"太子党"又因为官职不显的缘故,没有插嘴的资格。

    值此关键时刻,多亏朝中翰林学士刘三吾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以秦王,晋王尚在为由,这才暂时打消了皇祖父议立燕王朱棣的念头。

    不过这才几天的功夫,皇祖父似乎又变了主意?

    "齐先生,孤刚刚听黄先生所说,皇祖父似乎有意削藩,并针对宗室待遇做出了诸多改革。"

    "这些事,定然不是出自皇祖父之手,但孤的那位四叔,应该也不擅长此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