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27章 给朱元璋一点小小的震撼(下)(2/4)
今似乎仅仅是作为安南国的附庸而存在"

    傅友德曾在洪武十四年,作为征南将军,率领着彼时尚为永昌侯的蓝玉和西平侯沐英前往征讨盘踞在云南的北元余孽。

    在这个过程中,傅友德从当地土司夷人的口中得知了直接与云贵疆域接壤的安南国,以及其附庸国。

    其中便包括这历史悠久,但国弱民穷的占城国。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之后,朱元璋脸上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难怪他觉得这"占城国"耳熟,原来是安南国的附庸。

    可这样一个仰仗安南鼻息而存在的边陲小国,何德何能可以决绝令历朝历代国君均是闻之色变的"粮食问题"?

    "占城国虽是贫弱,但其国内却有一种水稻,于前宋真宗年间传回国内。"

    "因为产于占城,故此民间百姓将这水稻称之为占城稻。"

    "相比较前宋年间的寻常水稻,这占城稻不仅耐旱,且适应性极强,生长期短,从播种至成熟收获,最短只需要五十余日。"

    事实上,曹爽对于这所谓的占城国也是一头雾水,为数不多的了解也是因为赫赫有名的"占城稻"。

    "占城稻?"

    像是如梦初醒一般,牢房内外的朱棣和朱元璋等人均是下意识惊叹出声,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如若这占城稻真的如曹爽所说,具备各种各样的优点,应该早就在国内大面积种植才是,但为何他们此前从未有所耳闻?

    "先生,倘若这占城稻真的如此神奇,为何前宋和前元均是没有予以重视?"

    很快,牢房中的朱棣便代替朱元璋和傅友德等人,问出了其心中所想。

    "没有予以重视?"

    伸手自托盘中拿起一张已是有些发凉的春卷,曹爽神色复杂的嘲弄道:"前宋真宗闻听占城稻神奇,不仅第一时间命令福建和两浙地区耕种,更是亲自在皇宫中播种示范。"

    "靠着这占城稻,彼时隶属于山东路的汝州迅速缓解了连年旱灾带来的粮食减产。"

    "殿下不妨好好想想,前宋偏于一隅,但巅峰时期的人口却高达一亿,远胜过疆域广袤的盛唐。"

    "这其中,难道没有占城稻的功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