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老僧名为姚广孝,法号道衍,精通佛法的同时还曾在年轻时拜道教大法师席应珍,学习阴阳术法。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不幸病逝,朱元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挑选高僧诵经祈福,他因此与这道衍和尚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此后,这道衍和尚便随他返回北平,担任庆寿寺主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他相交莫逆。
"老僧在这府中,盼望殿下多时了"
相视一笑之后,燕王朱棣便在周遭宫娥内侍敬畏的眼神中,呼吸急促的迈入了这座他已然阔别多时的府邸。
近些时日,他在诏狱之中经历的一切实在过于离奇,他必须要与眼前的"幕僚心腹"一吐为快。
"殿下突然遭此磨难,想必多有感触"
幽静的书房中,燕王朱棣和道衍和尚对面而坐,二人中间的案牍上摆放着正在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热茶。
咕噜噜。
已然梳洗完毕的朱棣端起茶杯,嗅了嗅扑面而来的茶香之后,便是将其一饮而尽,并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感受着在唇齿间回荡的茶香。
"大师所言甚是。"
"近些时日,孤在牢房中确实受益匪浅"
轻轻将茶杯搁置之后,燕王朱棣便不由自主的看向锦衣卫诏狱所在的方向,并将近些时日在牢房中经历的一切宣之于口,并着重强调了曹爽昔日劝他"拥兵自重"的言论。
初闻此话,早已练就喜怒不形于色的道衍和尚并未有太多反应,只是在嘴角露出了一抹讥讽的笑容。
这世上,永远不缺乏铤而走险的"投机客"。
但当道衍闻听曹爽分析如若皇长孙朱允炆继位,对大明造成的诸多隐患之后,淡然的脸色瞬间大变,眉眼间甚至涌现了一抹杀机。
此子的心思竟是如此细腻?
似这等"胆大包天"且怀有真才实干之辈,若是不能为燕王所用,来日必成心腹大患!
"殿下的意思是"
"前几日,陛下在朝堂上剥削宗室诸王军权,设立宗室赏额,乃至于解除海禁,准备海上贸易等举措,均是出自这位曹先生之手?"
待到朱棣将昔日在诏狱中发生的一切尽皆讲完之后,道衍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