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日已偏西。
“好,诸位先散了吧,今天就先到这里。”渡难说道,他又转头向敕乐道:“你跟我来。”
望着他的背影,敕乐一路行至西厢禅院。
渡难进院中石椅上,坐毕,和蔼的对敕乐道:“你且上前来,坐我身边。你也不是佛门弟子,不必拘于礼数。”
敕乐点头,还是持有敬礼。望着他日益苍老的脸庞,只有其精神的眼眸依旧,敕乐也觉岁月无情。
渡难叹道:“时光匆匆,岁如流水,敕乐,你入山至少四个年头了吧!”
“是的。”敕乐尊敬应下,静心听其所语。
“如此,你身上妖灵已经得以控制,身体已然无碍。你我,缘分已尽,你,下山去吧!”渡难叹道。
敕乐神色一变,眼眶泛起雾气。看着他满脸的皱纹,是眼前之人给了他新生,是恩人,是长辈,他敬他。是他父母、青林之外,所敬重的第四人。
渡难将他的表情看在眼里,欣然道:“你已知道我教根本,为:感悟天地,历尽劫苦,方可成天人,窥半仙!”
渡难给予厚望,慈祥道:“你自已感悟甚多,假以时日,足以成就金丹之境。在我教已难有再进一步的机缘,不如趁早下山,明生死,涤荡一身。”
“静字一决,虽不是什么无上法门,却足够坚定你的心智,遇邪魔而不染,分得清变幻虚实,在修炼上大有裨益。我能教你的,只有这些,毕竟,你还是青阳道的弟子。”
“你且上前来,这菩提子你带去罢,关键时刻能起到作用。”
敕乐知道,青阳道法固然不能泄露他人,佛教也是一样,方丈禅师等都不会教自己佛教秘法。何况,敕乐先拜青阳道,若无重大过失,青阳道观也不会逐他出山门。
但,敕乐重恩,渡难已然成为其师的存在,如青林一样,值得敕乐一生敬重。
敕乐哽咽道:“弟子去了,请受我三拜,拜这活命之恩。”他扑通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径自去了。
渡难望着他远去,扶手喃喃道:“缘分因果,师兄,我做错了吗?”渡难见敕乐远走后,抬头望着天空。
若从空中看向渡难,可见其眼神空洞,与之前大异。
敕乐先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