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 第248章 云开见日(2/5)
高远,切实可行,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教育改革方案啊!老臣曾一度担忧,普及教育会冲击传统,动摇我儒学根基,如今看来,却是老臣目光短浅了。”

    皇帝微微一笑,“哦?先生何出此言?”

    “自郭大人推行教育普及以来,民间读书氛围日渐浓厚,百姓明理守法,路不拾遗,此其一也。各地学堂,人才辈出,如那柳文彦,年仅十二便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还有那出身寒门的赵铁柱,刻苦钻研,发明了新型水车,造福一方百姓,此其二也。”朱熹顿了顿,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老臣观察到,这些接受新式教育的学子们,他们心怀天下,志存高远,并非迂腐之辈,假以时日,必将成为国之栋梁!”

    皇帝听完龙颜大悦,“先生所言极是,郭爱卿确是难得的治世能臣啊!”他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下“准奏”二字,并提笔写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八个大字。

    时光荏苒,转眼间,第一批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们已经学成毕业。才华横溢的柳文彦放弃了进入仕途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创办了一所免费的私塾,致力于将毕生所学传授给更多孩子。而刻苦勤奋的赵铁柱则加入了朝廷的工部,致力于将自己的发明创造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改善百姓生活。

    “先生,学生今日就要远赴江南,临行前,特来向您辞行。”一身青衫的柳文彦恭敬地向郭凌峰行礼。

    “文彦,此去路途遥远,万事小心。记住,教育之道,任重道远,切不可懈怠。”郭凌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期许。

    送走柳文彦后,郭凌峰走进书房,只见陶夭夭正伏案疾书,她面前堆满了各种文件和卷宗。

    “夭夭,还在忙着整理那些宫廷教师的教学心得?”郭凌峰心疼地问道。

    “是啊,这些可都是宝贵的经验,我想把它们汇编成册,推广到全国各地,这样就能帮助更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了。”陶夭夭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笑着说道,“对了,峰哥哥,我发现……”

    她的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启禀大人,宫里来人,说是有要事求见!”侍卫单膝跪地,语气急促。

    陶夭夭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