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峰的声音在空旷的讲堂内回荡,但他发现,自己的热情似乎并没能点燃台下听众的激情。年轻的学子们,本应该是最该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群体,此刻却显得兴趣寥寥。他们有的交头接耳,低声谈论着城中新开的酒楼和最近风靡的棋牌游戏;有的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手指,心思早已飘到了九霄云外;甚至还有的,竟抵挡不住困意,堂而皇之地打起了瞌睡。
看到这一幕,郭凌峰的心渐渐沉了下去。他想起自己初到这个世界时,也曾被这里的文化深深震撼过,那些精美的诗词歌赋,那些巧夺天工的技艺,无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可为何,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在这些年轻一代的眼中,却显得如此乏味无趣?
讲座结束后,郭凌峰怀着满腹的疑惑和不解,找到了书院德高望重的王老先生。王老先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大家,桃李满天下,在学界享有盛誉。
“老先生,为何如今的年轻人,对我们自己的文化,竟是这般漠视?”郭凌峰开门见山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王老先生捋了捋花白的胡须,长叹一声道:“哎,说到底,还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失职啊!如今市面上,各种新奇玩意层出不穷,酒楼茶肆热闹非凡,哪还有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学习那些枯燥乏味的经史子集?再加上……”
老先生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凑到郭凌峰耳边,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再加上……”
王老先生凑到郭凌峰耳边,压低了声音,却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那语气中满是无奈和苦涩。郭凌峰明白,有些话,老先生不便明说。但他心中那份想要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却愈发强烈。他决定,要亲自去民间走一走,去寻找那些依然坚守着传统文化的匠人,去探寻文化传承的困境所在。
郭凌峰离开书院,一路走街串巷,他看到了繁华的街市,看到了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但也看到了那些曾经辉煌的文化技艺,如今却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他遇到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木匠,老人技艺精湛,雕刻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但却无人问津,只能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老人告诉郭凌峰,现在的人们追求速度,追求效率,已经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欣赏这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