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高考后,利用先知成富豪 > 第75章 书法课一(4/6)
  赵导说:“对,除了这四个,还有草圣张旭、颜真卿、柳公权。”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倡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元代书法艺术性。

    赵导说:“这里不得不提一位大家都很熟悉词人,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

    赵导说:“明朝书法有三个阶段,明初、明中、晚明。”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赵导说:“明中出现我们熟悉四大才子,《唐伯虎点秋香》中主人公唐寅。”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

    赵导说:“经过了多个朝代发展,中国书法有五种主要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由于载体不一样,形成了甲骨文、金文、石刻文、拓片和帖、简帛。”

    中国字的基本形态是方形的,但是通过点画的伸缩、轴线的扭动,也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动人形态,从而组合成优美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