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就是通过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失。”
吴冠宝说:“中国古代最早是在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开始在路边植树插柳。”
晨飞宇说:“我知道是韦孝宽,他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韦孝宽的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陈海雯说:“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
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晨飞宇说:“植树节是为了保护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吴冠宝说:“一棵树可以产生以下价值,有产生氧气的价值、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增加土壤肥力价值、涵养水源价值、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产生蛋白质价值等。”
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为显着的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国持续开展了30余年。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中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04亿多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92亿多株。
晨飞宇说:“有幸成为义务植树中一员。”
吴冠宝和晨飞宇用铁铲把土挖出来,陈海雯把小树苗放进去,再把刚才挖出来泥土埋进去,然后浇水,如此循环。
晨飞宇看到一些家长带着小孩子在种树,教育他们保护环境。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中国生态状况的改善。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森林植被状况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晨飞宇他们植好树,把工具放好,在策划人组织下,大家一起拍照留念,记录重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