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 10 月 1 日这一普天同庆的国庆节。晨飞宇正百无聊赖地躺在宿舍的床上刷着手机。突然,一阵清脆的消息提示音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他打开一看,原来是方绮雯发来了一条信息:“嘿,今天有没有出去玩耍呀?”
晨飞宇懒洋洋地回复道:“唉,别提了,我都已经在这宿舍里待了整整一天啦。”
方绮雯连忙安慰道:“别这么郁闷嘛,那明天怎么样呢?要不要一起去渔女那边逛逛?听说那里风景很不错哦。”
听到方绮雯的提议,晨飞宇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脸上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哈哈,既然是美女相邀,那我肯定有空啊!”
方绮雯高兴地说:“明天下午我们不见不散!”
晨飞宇说:“到时候我过去你学校接你。”
方绮雯说:“好啊。”
10月2日,吃完午饭,晨飞宇出发过去北京师范学院珠海分院,接上方绮雯过去珠海渔女。
方绮雯说:“珠海渔女,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吉大香炉湾畔,是中国着名雕塑家潘鹤、段积余、段起来根据南海渔民的美丽传说而设计制作的。”
晨飞宇说:“景区由珠海渔女雕像、曲桥、小广场和标志牌组成,渔女双手高擎着一颗珍珠,带着喜悦而又含羞的神情,向世界召示着光明,向人类奉献上珍宝。”
方绮雯说:“当时的城市雕塑主要是纪念碑雕塑、园林雕塑、建筑装饰雕塑三大类,但潘鹤却提出在香炉湾的石上竖立一个人物雕像。
吴健民与潘鹤都认同香炉湾之美,而考虑珠海在建市前是渔业县,决定以“渔女”为雕像主题。”
吴健民还想到珠海为产珠之地,故即与几位雕塑家探讨“渔女献珠”之概念。其后,吴健民提议雕塑要面向北京,意为向北京献珠。潘鹤与雕塑家们于是再修改,“渔女”托起明珠,造型终于完成。
1982年秋季,珠海渔女雕像终于正式落成。由于珠海渔女雕像高87米,成为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海边雕像。从此,珠海渔女就成为珠海市的标志。
两个人来到香炉湾畔,看到了珠海渔女,它是珠海市的象征。她领戴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