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
土地资源
雄安新区土地总面积为1560平方千米,土地利用结构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的特征。其中耕地面积958平方千米,占6139;城乡建设用地310平方千米,占1991;以白洋淀为主体的湿地194平方千米(仅指新区行政边界内的湿地面积),占1245;林地98平方千米,占625。
人口民族
人口数量
截至2017年6月底,雄安新区常住人口10471万人,远期规划人口为200万至25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0到1250人左右。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雄安新区常住人口人。
民族构成
雄安新区境内少数民族有满、回、蒙古、壮、朝鲜等16个民族。
文物古迹
雄安新区不可移动文物215处(含任丘市23处、高阳县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容城县南阳遗址、雄县宋辽边关地道遗址、任丘三各庄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1处(含任丘市3处)。
南阳遗址
南阳遗址,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晾马台乡南阳村村南,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是春秋战国时期遗址。
南阳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600米,南北宽700米,文化层03~1米,遗址北坡高出地表2~3米,南坡高出地表05米,东坡高出03米。出土文物有带“燕王职戈”、“西宫”、“左征”等铭文的鼎、簋、壶、戈等青铜器和陶器,具有燕国风格。
2006年5月,南阳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辽古战道
宋辽古战道,位于雄安新区雄县,由西南至东北横跨雄县、霸州、文安、永清等县市境内,1964年发现,1993年进行了初步发掘修缮。东西长65千米,南北宽25千米,总面积达1600余平方千米。
宋辽古战道发展了攻城术,为用于军事防御的地下通道,同时又被称之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