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为佛山松桂里梁氏家族私家园林的总称,是以宅第、祠堂、园林三位一体的古建筑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占地面积68亩,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年),与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和番禺余荫山房并称为清代粤中四大名园。
梁园内部主要包括梁蔼如的“无怠懈斋”,梁九章的“寒香馆”,梁九华的“群星草堂”及梁九图的“十二石山斋”和“汾江草庐”5组各具特色的园林建筑,有固定陈列展览“梁园历史文化展”“红木宫灯展”“梁园馆藏奇石展”“木韵流芳——广式红木家具展”等。园中的秀水、奇石、名帖并称“梁园三宝”。
梁园于1997年被评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被评为放心消费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梁园由当地诗书名家梁蔼如、梁九华、梁九章及梁九图叔侄四人陆续建成。
清嘉庆末年,梁蔼如在松桂里首创“无怠懈斋”。
清道光年间,相继由梁蔼如的三个侄子建成了四组园林群体:首先是清道光初年,梁九章在西贤里兴建的“寒香馆”群体,以及梁九图在松桂里程可则故宅“蕺山草堂”旧址上修建的“十二石斋”;不久,梁氏家族在先锋古道及富荣街一带买下了陈大塘二百多亩的土地,在先锋古道一侧,梁九华建起了以宅第群 (部曹第) 、祠堂 (刺史家庙) 及园林组成的“群星草堂”群体;而富荣街一侧,梁九图又开辟了大型的“汾江草庐”群体。
截至清咸丰初年,梁氏园林群体遂达到了“一门以内二百余人,祠宇、室庐、池亭、圃囿五十余所”的规模。咸丰五年(1855年)后,梁园各园的营造者及其后人又陆续进行了增修或扩建,如“汾江草庐”增建了东南角的“汾江吟馆”,在“汾江草庐”主体东侧建“无遐堕斋”及北侧“大照壁”等园林设置。
清光绪七年(1881年),又建“梁青厓先生祠”等;而“群星草堂”群体也在西侧湖畔增建重檐八角亭等,梁园遂进入其鼎盛时期。
清末民初,随着梁氏家族的逐渐衰落,梁氏园林亦日渐衰败,部分园产或遭损毁,或被变卖,园址范围日见缩小,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