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梦境互联 > 第4章 前意识与下意识(3/6)
绪激烈化,不受现实约束,外环境信息输入被阻断,警觉性判断丢失,但保留一定内隐思维逻辑判断,此为浅层梦易醒的原因;(8)是语言所需词句合成提炼阶段,信息具有情绪和隐逻辑特性,但常伴有语句颠倒、逻辑错误、简繁失当、语病等格式错误,需显意识逻辑及情感进一步加工;(9)部分情感不符逻辑或时环境(心境、待映)需求,属思维加工的原料来源;(10)是自我所在,自我核心是选择我(又称真我)。

    潜意识的主要特征有:(1)能量巨大,处理信息量是显意识的数万至数十万倍;(2)对信息无逻辑判断,仅通过比较求共性融合结果;(3)在嗜睡或分裂等病理性心理状态下可感受到其运行状态,梦境是一种潜意识状态;(4)程式运行不可干扰,不允许有意向的自主思维嵌入,允许的一般思维嵌入需不影响大势欲情定向及运行环境;(5)自性我被欲望情绪情感泛滥控制,无自主思维,仅执行程式欲情向;(6)是时情感与时欲念及内隐疑问的糅合层;(7)广泛信息欲情化加工及关联阶段,信息处于欲情加工的二级阶段,具有欲情和情绪的原始性;(8)欲之情感与深层感触与想法常不符现实与逻辑原则;(9)遵循极限组合与极限分解原则,与潜记忆、梦编辑、幻听、幻视、潜意识海等紧密相关;(10)是梦境运行层;(11)是本我所在。

    上显层(显知层):(1)自主思维嵌入使情感得以冲淡或加重(如焦虑、恐惧);(2)向下反馈至自我层(情感我)“结果”,用于“防御系统”建设改造,重定向情感导向;(3)运行具有内存属性(思维内存、理解内存);(4)因时环境欲筛选及自我注意,信息被隐逻辑运行加强至思维层显现;(5)是思维与意念的形成之地。

    人的意识识别信息,实际上是识别了信息的情愫(情绪、情感、感觉、感知、感像等)。

    自我情感流通过琐碎的欲念与想象控制调节情绪,进而再次产生真正的情绪。

    前意识层:下隐层信息虽显度不够,运行隐匿,但其隐匿运行是显知意识形成的基础。(1)包含习惯性隐性经验运作区和环境安全隐性感觉判断区;(2)是逻辑思维的构造形成区,各自隐思维块信息按欲情组成,多个同欲情块信息组成条(去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