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梦境互联 > 第4章 前意识与下意识(5/6)
需求的信息(100-300条),再由隐意识(下隐层)第二次筛选符合时境况现状及逻辑的信息(2-10条),最终由显知思维逻辑选择判断出一条。

    半夜醒后,如果突然想起某一音乐性的旋律,它会作为思维层下的信息情愫流,起初十分强烈并不断涌现其演绎的情节。这种扩散方式类似于分布式阶段,但速度相对极快,一般十几分钟就进入消弭状态。

    通过内省和外在表现,我们可以区别出意识的清晰性程度。通常,意识清晰度最高的状态被称为注意,它相当于意识的注视点或意识点。在意识的注视点周围,虽然清晰度较低,但又在某一时刻同时被意识到的领域被称为意识野。而意识障碍则可区分为意识野狭窄、意识混浊、朦胧状态等。意识混浊又可根据清晰度障碍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区别为嗜眠、昏睡等状态。所谓朦胧状态,是指意识内容的变化。

    中度层中度线代表了自主显知思维域的下限,是可显知抽象思维的界限,同时也是思维调控的控制线。

    睡前,意识会进行运行配置的存储(其显性降低弱化),并清退运行显知信息;睡醒后,则重新强化显性配置装载运行,并联想引入之前被清退的信息。

    从显知度上讲,催眠位于中度层至中间态之间,它可以调用系统历程数据库中的信息。

    隐意识信息则是为时心境准备的所需及所关注的信息。

    所谓灵感及顿悟,就是发现了下隐(潜意识)的求索与映射所得到的认同关联(这实际上是时心境下大量下隐逻辑运算或潜意识情愫运算的映现与涌出),正好符合当前思维所求。灵感在这一层面上涌现。

    显知意识流中的信息标记后(待映),会与前意识中的阻尼波式重复交流,以加强信息的强度,并进入待映库(此库中的信息会永久存在,并时时过滤显知信息流中的信息,犹如“球阀中的粒子”)。随后,寻找与其相关联的信息。

    信息消化道的过程包括:1 先感受外界信息流中的情绪价值,快速获取情绪感受;2 研磨信息,分离出欲望求解待映的部分,满足欲望、好奇心等。对于未得到响应的待映,会持续待映求解,形成长长的待映通道;3 推演逻辑,形成新的认知判断,在生活工作中分析各种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