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存在感的本体感像;身体因素导致存在感发挥受到阻扰时,其就会成为空间方位感的副灵魂感像(幻觉),并且此感像也有一定执我感。灵魂源于感觉与自性、本能欲念的交织。
【灵魂出窍】大脑中的颞顶联合区负责处理视觉和触觉信号、从内耳传来的平衡和空间信息,以及关节、肌腱、肌肉传递的感觉信号。它将这些信息整合,使我们能够感知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以及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置。灵魂出窍现象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轻微的分身体验阶段,即个体感知到或看到另一个自己的存在。这种感受往往会发展到第二阶段,此时自我意识在真实自我与那个“另一个自己”之间来回移动,摇摆不定。在最后一个阶段,个体感觉完全离开了身体,并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身体及周围环境,能够在自身身体感像与意向灵魂像之间自由切换。[5]
【灵魂的结构】灵魂的外壳可以被视为形体控制系统,而内核则是执我球之自我感知系统。灵魂是人体与人体软件系统之间的生物存在,即自我感知系统。在病态状态下,退化成程式的自我可能导致身体控制程式的异常及错误。
灵魂就是指即身体感像系统和感觉自己存在感像的合并体。灵魂是建立在身体、各类我、时间的基础上的,还带有一些欲情色彩的感像运行的表现。
执我旋度维,类似地球对地表物品的引力,其中心质点就是选择我(自主我),主控着自主意识系统。
任何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邪恶”的灵魂,只是有些人它与心灵比较近或融为一体,而有些人则感觉它比较远,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灵魂的内核(本原)可视为潜时空,外壳(感觉观测,产生时空感)则为显时空,整体呈类球皮结构。
灵魂的利己存在(纯命令性的、无情感色彩的存在)是意识的最核心控制维度。灵魂的内核是欲情我。灵魂出窍体验可以看作是情欲感知系统的最低能量运行状态(休眠态)。灵魂本质上就是身体感官感受的受体,以及精神上感知的自我。
灵魂结构分为内核与外壳。内核是一个观察实心球,通常位于外壳内部,灵魂出窍时内核与外壳在某一观察点分离。例如,在欧式平面坐标下,一段曲线与坐标某一点的直角运行画出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