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业火狂澜 > 第18章 几个疑点(下)(1/3)
    两人默默地等着那香烧完了,便回厢房里去。房里的几人情绪也已渐渐平复,眼睛皆哭得红红的,坐在那里饮茶。两人便又在原座位坐下。黎秋英问道:“我其实不太明白,明明在山上一个‘钦犯’都没抓到,山魈军为何会就此撤走。庐州府十六日封山不许游人上山的告示上,又为何说诸位已经被擒了?”

    姜观主意味不明地冷笑了一声,没有开口。纨素道:“我猜,山魈军撤走这件事应该是赵知府使了力吧?文人的笔,有时候比武人的刀更加锋锐。山魈军的军纪又是知名的差。赵知府虽不见得知道秋绡道长之事,但只需要泼几盆脏水在山魈军身上,再轻描淡写,提一下他们对庐州城的虎视眈眈,不被允许进城后的群情激奋……也许,再跟朝廷说一说,他们只来了六千人。庐州和青州不同,庐州离洛京可是实实在在的不算远了。在朝堂上的大老爷们眼里,究竟是几个能治些怪病,有些信众的女冠更加可怕?还是一支装备齐全,前科累累,接了调令却只动了六千人的军队更为可怖?如果他们藏匿了一批兵马,不肯完全听朝廷调令,那他们自然已经是不可控的危险。而如果他们在青州剿匪,就真的打得只剩下这六千人…想到他们驻守在中原腹地的庐州,若要挥师上京,连个真正可扼守的关隘都没有,皇帝老儿晚上只怕已经要睡不着觉了。”

    姜观主神情复杂,向纨素道:“不愧是离恨天的仙人高弟,说起朝堂事竟也能如此熟稔。不过…你是齐修的孙女。或许这也是血脉的传承了。”转头向黎秋英道:“庐州府赵知府贫道还算是熟识的。那告示不过是安抚民心,不让百姓担忧城里有逃犯罢了。赵夫人和赵知府曾前后几次冒着风险向山上传信。贫道自然知道:他夫妇心里是向着我们重霄观的。庐州城卫接管山下以来,从未大肆搜山,这点我也十分感恩。因为赵夫人其实是来过我们这个院子的。当年她外嫁的女儿迟迟怀不上孩子,求到重霄观来,我曾带她母女俩穿过林子,走进你们来时走过的那个黑暗的小山洞,沿着小溪来到这一处堪称山中之山的方外之地。我还曾让她的女儿住在此处半个月有余,由映玉在此地悄悄为她调理。如果赵知府诚心要抓我们,这个地方早已暴露了,根本等不到现在。既然他不愿意抓我们,我们也应投桃报李,在这里好好藏着,不宜再出现在人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