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业火狂澜 > 第138章 纪家与天蚕丝(三)(1/3)
    十七年前,也就是嘉安十二年,孟昀十一岁。那一年山东遭了涝灾。五月到六月间,断断续续,竟足下了二十七天的雨。

    种麦的农户,虽早早急着抢收了冬麦,却因无法晾晒,许多麦粒生了芽,收成大为减色。历山一代的农户,种稻的则更多些。六月里正赶上水稻开花传粉的季节。一直阴雨连绵的,阳光不够且不说,田里若淹了水,没过了花穗,多过上些时日,一年收成便要尽付流水。

    孟家一家人和所雇的长工几乎昼夜都在田里,替稻田排水。市面上的粮价,先是迅速飙升到原有的两倍余价格,后来随着大户们纷纷囤积粮食,粮价越发控制不住了。那一年,除山东遭了涝灾外,江淮一带也时有灾患,已然显见得不会是丰收之年了。各地粮价皆在打着滚的往上涨。但总算还没到秋收季节,百姓手里还有去年的存粮,情况还算稳得住,勉强还未到需要朝廷开常平仓平抑粮价的境地。

    孟昀那时已过了府试,做了童生,但院试落了榜,并没考中秀才。本朝规矩,若家中有一人中了秀才,自家就可免除十亩田的赋税。孟昀没考中,孟父自然是有些失望的。但孩子毕竟还小,未来可期,家里也没苛责什么。此时遭了灾患,一家人皆在田里奔忙,要救今年的收成,连孟家八岁的妹妹都不例外,独有孟昀,被家人派了个勉强还能有时间读书的活计——住到山里的“蚕庵”里去,负责这一季秋蚕上山。

    ————

    孟昀说到这里,神色黯然,道:“这一季的秋蚕,其实是一开始就有问题了。四月里出蚕之时,就有些幼蚕颜色不对,是浅黄色的,而且又瘦又小,又不爱动。开始大概总得有一成是这样的。到了六月里,秋蚕上山之前,已经得有两成蚕成了这个样子……我专门带着放蚕的笸箩,到纪家去问,他们的管事却跟我说,这都是正常的,让我正常牧蚕上山就好。那一季也不只是我家,我看他们门口来问这些事儿的乡亲,络绎不绝。家家都受了涝灾,田地里收成都已减了,剩下这点收入的渠道,自然更看得格外严重些。但是大家都不懂这些东西,只好去问纪家……那个平时负责收茧的管事,脸都要笑烂了,也不知道是在高兴些什么?他跟我们说,蚕虫小是因为阴雨天多,喂的叶子受潮导致的。都很正常,把蚕牧到山上去,只要天气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