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弱和一两千青壮,作为诱饵迷惑内城和蛮族。"
赵琰点点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林伯温:"这一切,都是林先生安排的?"
林伯温连忙摆手,脸上露出谦逊之色。
"殿下谬赞了。在下不过一介书生,哪有什么本事安排这些?只是"他顿了顿,"只是当初发现了这处溶洞,又蒙大家信任,才带着百姓在此栖身罢了。"
赵琰突然起身,对着林伯温深深一揖。
"本王代朝廷,代岭南百姓,谢过先生大恩!"
林伯温大惊,连忙上前扶起赵琰。
"殿下使不得!折煞小人了!"
两人重新落座后,林伯温神色凝重地问道:"殿下此番前来,不知有何打算?"
赵琰眼中寒光闪烁,随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不瞒先生,在得知地宫存在之前,本王已制定了攻城计划。目的只有一个——"他一字一顿道,"血洗内城,还岭南一个清明!"
林伯温闻言,眼中精光暴涨。他猛地站起身,单膝跪地:"地宫三万五千人,愿为殿下效死!"
赵琰连忙扶起他。
"先生请起。如今不是客套的时候。依先生之见,内城守军实力如何?"
"守军一万有余,装备精良。"林伯温沉吟道,"而且内城城墙高大,他们以逸待劳,若仅靠殿下的人马强攻,确实不易。但若有地宫两万青壮相助"
"正是此理!"赵琰击掌道,"不过,地宫义士可有兵器甲胄?"
林伯温苦笑摇头:"多是农具、木棍,铁器十分稀少。这也是我们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
赵琰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
"本王岭南军中尚有多余兵器,虽不成套,但足以武装数千人。此外"他压低声音,"本王已派心腹假扮自己进入内城,届时里应外合,必能一举破城!"
林伯温闻言大喜。
"殿下妙计!不知需要地宫如何配合?"
赵琰站起身,在石室内来回踱步,沉思良久后,这才说了起来。
"首先,挑选五千精锐,秘密领取兵器。其次,派人混入外城留守的百姓中,随时准备接应。最重要的是封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