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 > 第9章 帝国天裂(5/6)
清态度上极为坚决,他见潞王一心想投降,愤然离开杭州。郑鸿逵、黄道周等人在会晤唐王朱聿键后,见他\"慷慨以恢复为任”,便决心拥立朱聿键。

    闰六月初六,在郑芝龙、郑鸿逵的支持下,朱聿键入福国,闰六月二十七日,朱聿键即位,史称隆武帝。隆武政权获得了两广、湖广、四川、云南、贵州等多数南明地方政权的承认,在弘光倒台后,联合抗击清军入侵,又一次露出了希望的曙光。隆武帝希望能借助郑芝龙强大的力量,联合各地的残余明军,收复南都,进而光复全国,可以说,隆武帝雄心勃勃。然而郑芝龙并不这样想,郑芝龙最关心的事,不是光复大业,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地盘,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他迎立隆武帝,还带有某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郑芝龙没有失望。

    很快,隆武帝封郑芝龙为\"平虏伯”,郑鸿逵为\"定西伯”,郑芝豹为\"澄济伯”,他的族侄郑彩为\"永胜伯”。过了不久,又封郑芝龙为\"平国公”,郑鸿逵为\"定国公”,到了八月,加封郑芝龙为\"太师”,不久后,郑鸿逵也加封太师,由是可见隆武帝对郑氏兄弟的倚赖。

    郑芝龙此时达到其生涯的巅峰期,当一个国家走向支离破碎之时,郑芝龙似乎并没有受其影响,他也许象效法东汉末年的曹操,将一个垂死挣扎中的政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他拥有庞大的而且几乎是私人的武装,现在又登上南明政权的权力之巅,虽然这只是个残破的政权,郑芝龙企图凭借自己的实力,游走了各方势力之间,确保自己的地位与荣华富贵不受到动摇。

    隆武帝虽然有中兴明室的宏伟志向,但他其实是一位光杆皇帝,无论是兵权还是财政,都操之于郑氏之手。隆武帝不得不向郑芝龙、郑鸿逵等人让步,并且尽量以小恩小惠拉拢郑氏兄弟。有一回,定国公郑鸿逵带着自己的儿子郑肇基去见隆武帝,隆武帝便赐给郑肇基\"朱\"姓,在古代社会,向臣下赐予皇家姓氏,这可是莫大的恩惠。这事让郑芝龙知道了,第二天,郑芝龙就带着郑成功去见隆武帝。

    隆武帝一见郑成功,只见此人英气逼人,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武夫的健壮,举止得体,不禁暗自喝彩,他端详郑成功片刻,问了他一个问题:“江山危矣,你何从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