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成功胜利的鼓舞下,闽南的反清力量重新抬头,而一批投降清军的前明将领,纷纷反正,坐收诸城的时机已经到来。十二月,清军驻漳浦副将陈尧策派人秘密与郑成功联系,商谈献城事宜。陈尧策原系郑芝龙的旧将,协助杨世德镇守漳浦,对于陈尧策的反正,郑成功大喜,并于十二月十五日亲率军队,秘密渡海在旧镇港登陆,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抵漳浦城下,并包围漳浦城,陈尧策作为内应,打开城门,郑军兵不血刃占领城池。
漳浦守将杨世德发现陈尧策叛变时,为时已晚,他仓惶出逃,但郑军已经控制了全城,无处可逃,惊惧之下,他在河边拔剑自刎后跳入河中,但没死,被郑军士兵给救活了,然后押解到郑成功面前。郑成功一看,此人能往脖子上就是一刀,算是一条汉子,便亲自给他松绑,称赞他的忠心,并晓予大义,派医生给他疗伤,并派人保护其家眷。杨世德感于郑成功的诚义,便反正归降,被授予大监督之职。
夺取漳浦之后,郑军声威大振。次日,郑成功派遗部将黄廷南下诏安,光复县城;另一位将领黄兴则西进平和,于次年正月四日夺取平和县。这样,漳州南部基本上落入郑军之手。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郑成功在经历泉州攻城战与潮州攻城战失利后,认为直接攻城伤亡很大,且郑军在攻城战中不占据优势,所以后来郑成功一直避免大规模的攻城战,这可能跟他所精通的孙子兵法中的所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战略思想有关,郑成功夺取城池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歼敌于城外,或者通过心理战术,或都以策反的方式所取得。
正当郑成功在战场上屡战屡胜之时,在浙江苦斗的鲁监国政权却遭遇重大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