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 > 第23章 议和计划的出炉(5/6)
他们最强的对手才刚刚冒出头来,西南的大西军与东南的郑成功,就象两把尖刀,随时将插入清帝国柔软的腹部。

    要启用郑芝龙这张王牌,清廷还需要做些假戏,首先是承认郑芝龙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清方将此不公正的责任推卸到已去世的摄政王多尔衮身上;其次,朝廷重申郑芝龙\"投诚有功\";第三,稍稍恢复郑芝龙的人身自由,但这也是有限度的,以\"毋轻出城行走,恐人借端诬陷\"为理由,限制郑芝龙的活动。

    清廷企图从郑芝龙入手,即使不能招抚成功,至少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牵制郑成功,郑芝龙这条失水蛟龙,现在落得个傀儡的下场,他想要东山在起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能否顺利招抚郑成功。

    1652年十月,清廷给浙闽总督刘清泰发出一道敕谕:

    “近日海寇郑成功等屡次骚扰沿海郡县,本应剪除。朕但思昔年大兵下闽,伊父郑芝龙首先归顺,其子弟何忍背弃父兄,独造叛逆?此必地方官不体朕意,行事乖张,成功等虽有心向化,无路上达。又见伊父归顺之后,墨勒根王令人看守防范,又不计在籍亲人作何恩养安插,以致成功等疑惧反侧。朕又思郑芝龙既久经归顺,其子弟即我赤子,何必征剿?若成功等来归,即可用之海上,何必赴京?今已令郑芝龙作书,宣布朕之诚意,遣人往谕成功及伊弟郑鸿逵等知悉。如执迷不悟,尔即进剿。如芝龙家人回信到闽,成功、鸿逵等果发良心悔过,尔即一面奏报,一面遣才干官一二员到彼审察归顺的实,许以赦罪授官,仍听驻扎原住地方,不必赴京。凡浙、闽、广东海寇,俱责成防剿。其往来洋船,俱着管理,稽察奸宄,输纳税课。若能擒馘海中伪藩逆渠,不吝爵赏。”

    清廷开出的价码不低,允许郑成功的军队仍然驻扎原地,并强调郑成功可以不必赴京,是因为当年郑芝龙就是这样中了满人的诡计,如果一味强调招抚后必须入京面圣,这就没有谈判的基础了,同时保留郑氏集团的军队以及在东南沿海垄断海上贸易的权利。

    永历七年,儿不得不应。今骑虎难下,兵集难散。”为了逼迫郑成功接受和谈,清廷采取软硬兼施的伎俩,一方面将劫掠厦门岛的责任人福建巡抚张学圣、总兵马得功,兴泉道黄澍、巡抚王应元等人革职查办,另一方面加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