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安排早就做了。”竹小春撇撇嘴。
“历朝历代赈灾啊,都是开粮仓,给赈灾银,之后发回原籍,不过接下来事情肯定不少,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想必朝廷很快也会想到,以工代赈的法子,我们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能救多少是多少,只愿大家都能度过这个温暖的寒冬,迎来春暖花开的好日子。”
“好,好一个以工代赈!”这兴奋的声音,大家转头望去,竟然是第一个进店的老者。
“额,老先生,您还有事儿吗?今儿所有的菜的卖完了,想吃的话,明儿再来吧。”麦季和主动上前说到。
“老朽,原是被这招牌上的字吸引来的,没想到一时嘴馋到忘了正事儿。”老者哈哈一笑,也不觉羞恼,这手艺实在是好,明儿还来!
“招牌上的字?有什么问题吗?”
“就是想问问,这招牌是谁写的,刚劲有力,不失灵动,颇具神韵,必是大家之作,老朽一生唯爱书法,看着便欣喜不已,想要求见高人指点一二。”老朽言辞谦逊,对这字也推崇备至。
“您是,容老先生?”张若棉看着面前的老者,突然问到。
“你是?”容老先生看向张若棉。
“家父是张明书,幼年时曾随祖父到鹤山书院拜访过您。”
“哦,你是明书小子的二闺女,棉丫头是吧。”容老先生显然是也记起了当年。
“是我,容爷爷还记得呢。”张若棉听着容老先生称呼变了,也立马跟着改口。
“好丫头,快告诉爷爷,这招牌谁写的。”容老先生立刻问到。
张若棉笑着指了指麦秋月。
“近在眼前,就是我家小姑子。”
容老看向麦秋月,这一脸稚气的小丫头,今儿的吃食虽然不复杂,但也看得来小丫头手艺不赖,小小年纪,能够专精一样已是极有天赋,书法一道更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说是麦秋月写的,真的很难让人信服。
“棉丫头,此话当真?”容老再次问到。
“自然,若是作假,不是一写就被识破了。”张若棉点头。
然后几人就看见容老先生转身出去了。
“你跟上去看看,老人家年岁大了,再摔了碰了的。”张若棉对着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