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神授秘笈。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
▲许逊(239年-374年),字敬之,东晋时期道士,被誉为“许真君”,出生于南昌市南昌县益塘坡(今麻丘乡)。
许逊在茅山修炼,晋朝着名道士,道教净明派祖师,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并称道教四大天师。创立了灵宝派,对后世道教仪式和符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魏华存(252年—334年)晋代任城人,字贤安,又称紫虚元君。正一天师清微派祖师、正一上清派第一代太师。
东晋时期女道士,被誉为“魏夫人”。魏华存是茅山上清派的重要传人,对上清派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关键作用。
▲萧抱珍(1067-1166):字元德,为金初太一道创始人。卫辉路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又名元升,原从真人处授秘箓,演化为“太一三元法箓”,遂在卫州自立教传道。
,公元1067年三月廿四诞辰。金代道士,道教太一道(也称太乙道)的创始人。又名元升,原从真人处授秘箓,演化为“太一三元法箓”,遂在卫州自立教传道。
太一道创立的时间在金熙宗天眷年间(1138—1140),元世祖忽必烈尚未正式登帝位,曾封萧抱珍为“一悟真人”。
太一道创立后,于天眷初即“远迩响风,受箓为门徒者,岁无虑千数”。“寻以所居湫隘,不可揭香火斋洁之虔,乃于州东三清院故址,葺茆而庵”。
北宋时期道士,创立了茅山太一道。萧抱珍强调道德修养,提倡三教合一,对宋代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处玄(1147年~1203年):字通妙,号长生子,莱州武官庄(今山东省莱州市)人,是宋金时期全真道高士,师从重阳真人,为“七真”之一。
南宋时期道士,被誉为“刘真人”。刘处玄在茅山修炼,对道教内丹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晚号华阳真逸,丹阳秣陵人,南朝梁时期道士,被誉为“陶真人”。
萧道成(齐高帝)为相时,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齐武帝永明十年,隐居句容句曲山。梁武帝礼聘不出,然朝廷大事,每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