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还假装拿出一份虚假的公司资料给志愿者看。
这时,陈刚突然停下来,表情恢复严肃,对台下的教师们说:
“大家看,这就是常见的电诈手段。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轻松赚钱的工作,对方为什么要保证金等等。让学生们学会从这些细节中识破骗局。”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黑板上写下要点,眼神扫过每一位教师,希望他们能深刻理解。
沟通技巧分享
陈刚演示完后,苏瑶走上讲台。她面带微笑,眼神亲切,说道:
“刚才陈刚为大家展示了电诈场景,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些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她微微停顿,整理了一下思路,接着说:
“我们在讲解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毕竟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太专业的词汇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
苏瑶想起自己曾经与学生交流的经历,接着说道:
“而且要鼓励学生提问,了解他们的疑惑,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对网络诈骗的具体流程感兴趣,我们就要耐心讲解,让他们明白诈骗分子是如何一步步实施诈骗的。”
一位老师举手提问:
“苏老师,如果学生提出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苏瑶微笑着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如果当场无法回答,也可以课后查阅资料,再给学生一个准确的答复。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台下的教师们纷纷点头,认真记录着。
教师的积极反响
教师们认真地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重点。
他们对这些培训内容反响热烈,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和认同。
一位年轻的老师忍不住小声和旁边的同事说:
“这些培训太实用了,感觉回去就能用得上。”
另一位老师也点头附和:
“是啊,以前都不知道该怎么生动地给学生讲这些知识,现在有方向了。”
培训结束后,一位中年老师走到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