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烟云过眼 > 第56章 譬之烟云之过眼【没错,本章点题了】(2/3)
,可以在展签上写上您的名字。”(1)

    朱寒山没说话,似乎在忍笑。

    孙程读出他的不屑,心想他不是博物馆圈层的人,不懂这些,便跟他解释,一般来说,只有无偿捐献者才会被标注名姓。

    “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流芳百世’了吧。”

    朱寒山不为所动,默默啜了口茶。

    而后,他慢悠悠说:“这重要吗?”

    此言一出,孙程噎住了。

    叶嘉言接了话:“重要,但又不太重要。”

    “为什么?”

    “举个例子吧。应该是在1956年的时候,孙瀛洲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3三千多件文物。当年,孙瀛洲买下这些文物,花了几十根金条,可以说是天价了。”

    “就图个名儿?”朱寒山咋舌。

    “名固然重要,但不只是为了这个,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保证,自己和后辈人能永远拥有藏品。很可能,它会因为种种原因被损毁。这又于心何忍呢?”

    叶嘉言顿了顿:“有句话说,我们是在为明天收藏今天。文物的价值,不只是物质的,他的历史文化意义更重要。重要的藏品,在收藏机构里,更能体现这种价值。”

    朱寒山面无表情,丝毫不为所动。

    “还有句话我很喜欢,是苏东坡说过的话,这也是我们拍卖公司名字的由来。”

    “哦?烟云楼?”

    毕竟是文化名人,朱寒山对苏东坡的话,还是有兴趣的。

    “‘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这是苏东坡在《宝绘堂记》里说的一句话。”

    “没听懂。”

    朱寒山好歹是个大学生,不至于全听不懂,但叶嘉言试图给他解释:“意思是说,收藏者遇到喜欢的物件,虽然时常珍藏,但如果有朝一日它被别人拿去了,也不必感到可惜。这就像是,烟云的踪迹行经眼前,百鸟的鸣声传到耳畔,转瞬即逝。难道,我们不会高兴地接受吗?”

    叶嘉言故意留下一句不解释。

    朱寒山却沉吟道:“然去而不复念也,呵呵,怎么可能不复念